HOME
ABOUT
NEWS
免费咨询热线
SUBJECTS
020-89852696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培训考证
教学科目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CONTACT
MESSAGE
服务公众号
校企合作
资料下载
查询服务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考证培训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新闻
1
登高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与种类
来源:
|
作者:
education-100
|
发布时间:
2014-09-24
|
241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种类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
(一)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二)基准面:是指由高处坠落达到的底面。
1、高处作业的级别
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m—5m
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m—15m
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m—30m
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
2、高处作业的种类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例如:阵风超过六级风(风速为10.8m/s)以上称为强风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还有雪天、雨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高处作业等。
3、标记p23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进行标记。
例如: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
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4、坠落半径:人、物体从高处坠落时,因高度的不同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也不同。
不同高度h其坠落半径R分别为:
当高度h为2m—5m时,坠落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m。
二、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及种类
(一)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登高架设是指搭设钢管或竹、木杆件构成的施工作业操作架子。
(二)登高架设的种类
1、按脚手架的用途划分
(1)用于结构施工作业面搭设的脚手架,称为结构脚手架,俗称“砌筑脚手架”。
(2)用于装修施工作业而搭设的脚手架,称为装修脚手架。
(3)为支撑模板及其荷载或其他承重要求搭设的脚手架,称为支撑和承重脚手架。
(4)高压线、通道等旁边搭设的 ,起安全保护作用的脚手架,称为防护脚手架。
2、按脚手架设置部位划分
(1)搭设在建构物外围的脚手架,称为外脚手架。
(2)搭设在建构物内部的脚手架,称为内脚手架。
3、按脚手架的设置状态划分
上一篇:
焊接及焊接作业安全技......
下一篇:
无
-
特种作业培训
-
特种作业复审